#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我院刘兆祥医师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想让孩子长个儿,该打生长激素吗?

新闻链接: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bdda88c2af0342eeb3f7acbe5750facb

发布时间:2024-12-30

作者:刘兆祥


孩子个头比同龄人低不少,要打生长激素吗?会不会出现副作用?这成为现下不少家长焦虑的问题。近日,网上关于一对夫妇因11岁的儿子身高136厘米而决定打生长激素,引发热烈讨论。那么,这个男孩是否需要打生长激素呢?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治医师刘兆祥告诉记者,根据公开资料,孩子的父亲身高为162厘米,孩子母亲的身高为164厘米,按照遗传学公式“儿子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女儿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计算,男孩的遗传靶身高为169.5±5厘米。“他的最终身高在164.5厘米到174.5厘米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内。”

虽然遗传身高是孩子身高的基础,但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也起到关键作用。“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高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刘兆祥建议,想让孩子在身高上“更进一步”,除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深度睡眠外,还要适量运动,像跳绳、篮球、游泳等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骨骼生长,是帮助孩子长高的好方法。

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诊?刘兆祥说,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或者生长速度突然变慢,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

刘兆祥提示,以下两种情况特别需要注意:

一种是符合矮小症标准的孩子。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标准,且在身高百分位图上低于第三百分位,就可能被诊断为矮小症。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接受专科诊断,确定矮小的具体原因后分类施治。

另一种是生长速度异常的孩子。如何判断生长速度是否异常?以下给出一个参考标准:3岁以下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到7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到5厘米;青春期开始后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到6厘米。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生长激素?“注射生长激素是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并非只要孩子身高不理想就需要进行。对于身高发育明显迟缓的孩子,家长要警惕,但也不必盲目追求生长激素治疗。”在刘兆祥看来,注射生长激素适用于这几种情况:生长激素缺乏症,孩子体内无法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特发性矮小症,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但具体原因不明,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特定疾病,如特纳综合征或慢性肾病导致的身材矮小。

“如果孩子经过专业医生的详细检查,被确诊为以上疾病,则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改善终身高。这种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进行。”刘兆祥说。

注射生长激素安全吗?刘兆祥解释,生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垂体分泌的天然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和身体组织的生长。医学上使用的生长激素为人工合成,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在严格遵循适应症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确保孩子的生长进展和身体健康状况。”

注射生长激素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轻微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但通过调整剂量可改善;作为一种升糖激素,会造成血糖升高等。“这种情况更常见于有糖尿病家族史并且合并肥胖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等指标,如出现血糖升高,可酌情停药观察。”刘兆祥说。

“骨骺完全闭合的孩子禁止使用生长激素,因为此时骨骼已停止生长,注射无法再改善身高。”刘兆祥特别提示。

刘兆祥认为,父母与其焦虑孩子的身高,不如为他们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科学促进身高发育——“显然,一个健康、自信的孩子,比仅仅‘更高’的孩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