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我院春节值守医护人员

新闻链接:《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1月28日 第4版

发布时间:2023-1-28

受访专家:周华、杨旭红、冯岩岩、蔡娟、魏宸铭


  在春节的万家灯火中,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是再平常不过的图景。

  今年春节,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平均每天有6.4万名医护人员在岗值守。对他们来说,过节和陪伴家人固然重要,但守护人民健康、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更重要。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受医护人员的“别样年味”。

  “在这里,‘病人需要我’就是 无声的冲锋号”

  “真没想到,我父亲今年还能回家过年。我真想给您磕两个,感谢救命之恩!”春节前夕,患者徐先生的儿女特意带着锦旗,到清华长庚医院重症医学科道谢。徐先生的病情来势汹汹,家人一度作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所幸三周后顺利出院。

  2022年12月1日,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旭红结束产假返岗,立马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自己负责的医院3层ICU17张病床持续处于满床状态。

  作为护士长,首要的难题是排班。杨旭红回忆,眼看一组班就要轮完,科室护士基本全发烧了。按原则不能带病上岗,但是重症患者一个个都插着管、上了呼吸机,她急得一晚上没合眼,接下来的班该怎么排呢?

  “我体温降到37度2了,可以来上班。”“头不疼了,排我的班吧。”清晨,一条条“主动请战”的微信信息让杨旭红十分感动。她索性不再提前排班,全靠大家主动申报身体状况,自愿顶缺。“在这里,‘病人需要我’就是无声的冲锋号。”杨旭红说。

  重新上班没几天,杨旭红狠狠心,要给孩子断母乳了。“原本计划至少亲喂到1岁,家里还买了冰柜存冻奶,现在宝宝才7个半月,选择自然离乳也是不得已。一方面出于防护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太忙难以兼顾。”她告诉记者,科室护士下午2点半吃上中饭是常事,自己清晨6点半出门,晚上8点后才能到家。宝宝为了等妈妈陪自己一会儿,得熬到10点半才肯睡觉。

  雪白的墙、嘀嗒作响的监测仪器,外人看来,ICU是一道生死未卜的“鬼门关”。杨旭红经常提醒同事:“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一定要照顾到人的精神状态、人的尊严。”

  在这里,“换位思考”是必备技能。比如,为了让护士们感同身受,科室安排大家轮番体验使用约束带。有护士事后表示,亲身体验过,才明白病人为什么会挣扎,哪里可能会难受,工作中会更耐心更细致。再比如,俯卧位通气是新冠治疗中一项重要手段,但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肢体僵硬,突然改变体位,反倒无法放松。护士们就会启发患者:“您就想象自己在茫茫大海中,抱住一块浮木随波漂流。”有了画面感,患者就容易掌握要领。

  “ICU永远意味着坚守。”对于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华来说,这意味着在与家属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和经验,从更理性的角度给予专业建议和积极救治,核心标准是“让患者从治疗中真正获益”。

  “治疗既要看适应证,还要看禁忌证,但二者并不绝对。”周华说起近期一个病例,一位83岁的老大爷因新冠病毒感染重度肺炎收进ICU,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十多天前用上了ECMO,病情逐步好转。“如果不考虑年龄因素,用ECMO是完全有指征的。但是老年人血管条件较差,能否承受同期的抗凝血药物,存在一定风险,我们也纠结。好在家属的救治态度非常积极,给了我们信心,大家共同做出了这个收益大于风险的选择。”

  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每一天都要“敬终如始”。周华告诉记者,ICU是连接门急诊、手术室和普通病房间的平台,ICU大夫其实是“床旁大夫”,更多需要到病床旁,用听诊器听一听病人的心跳、呼吸,摸一摸病人的手脚凉不凉,只有认真、全面地观察评估后,才能作出相应的治疗调整,帮助病人早日转出ICU。

  “选择这个职业,日常生活基 本不能提前规划,随时处于待 命状态”

  “临床无小事,产科更是如此。”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冯岩岩还记得入行时老师的教诲。产科直接面对产妇和新生儿,不管是漏看一个化验结果,还是一段病史没有问出来,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该院产科护士长蔡娟回忆,上个月,一位孕36周的产妇自觉胎动少来看急诊,同时还发着烧、新冠抗原自测为阳性,上了胎心监护后,胎心一直减速,始终上不去。冯岩岩收到支援呼叫,二话不说,赶到产妇身边,判断是急性宫内窘迫——属于5分钟必须上台的“绝急刀”。

  “冯医生当时‘阴’着,家里还有几个月大的孩子,我们让她穿隔离衣、防护服,她却说‘来不及了’。”蔡娟说,护士们也顾不上防护,抓紧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

  “虽然我们看不到宫内胎儿,但听见胎心那么慢,就觉得这是求救的信号。”蔡娟说:“也许是一种本能反应,也许是一种职业训练,也许是长期浸润在团队中的默契,大家真的没有想那么多,脚下已经不自觉跑起来了。”

  用信念与坚守、牺牲与坚持, 守卫无价健康,迎来一个又一 个春天

  一条条绿色通道,守住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底线。“我们脑卒中绿色通道主要针对缺血性卒中,服务两类人群,一是120识别怀疑是脑血管病人,二是其他医院处理后还需要取栓的病人。”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魏宸铭介绍,脑卒中DNT时间是指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国内及国际指南均建议DNT时间在60分钟内,越早越好。清华长庚医院将这一指标压缩至平均时间35分钟以内,低于北京市40分钟的平均水平。

  在魏宸铭看来,60分钟内,取决于医院主观是否积极,按照标准流程,配备专人,基本都能实现;40分钟内,则要求医疗团队对整套流程相当熟练;再往上提升,就得细致到大夫每一句话少几个字、脚步快几分这种程度了。“我们一直在努力。

  “疾病不会挑日子,更不需要过节。”这话是事实。日夜交替,四季轮转,医务工作者用信念与坚守、牺牲与坚持,守卫无价健康,陪患者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