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那一天,对于我来说,除了混乱还是混乱。一辆面包车把我所有的家当从学校拉到了单位,呆呆地望着新宿舍,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那一天我毕业了,可我的心里还满满的是个学生。
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也是最短的一次暑假——7天,我开始了正式的工作,站在刷卡机前,我深呼了一口气,对自己说:“冬野,你工作了。”
从那一天起,我的生活踏上了新的征程,从象牙塔里的一个学生,到走向社会,成为清华长庚的一名员工。到今天,工作还不满一年,但我已看到了医院的建设工作一天一个样,而我也在不断地努力,跟随者它,不断成长,不断改变。和朋友或同学聚会时,他们会说,冬野你变了,穿得更加职业了,三句话不离医院了。是的,这些都是改变,但这些都不是成长。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三点自己理解的成长的改变。
第一点,哭的少了,平静多了。还记得进入单位后,接的第一个大活,就是安排接待台湾的贵宾,从第一次写接待流程到申请会议室、贵宾室,从安排动线到录影、照相,因为说话直、没礼貌,我被训斥过;因为事情考虑不周,分工不明,我被拒绝过;因为不走流程,不懂规章,我被“教育过”。一天下来,就感觉我的脑瓜顶上有一片乌云,还没等它咔嚓一声大雷,我的眼泪早已如暴雨一般倾盆而下,在之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哭泣不止一次。但我珍惜这份工作,我坚信自己的选择。后来,在台湾支援主管的指导下,我策划了机关团体申请表,供全院的接待工作使用。今天的笑容,经历了很多次眼泪的洗礼,您看看,是不是笑得更从容了呢?
第二点,办法多了,回复好了。有一次,一位领导从我的工位路过,他问我,简报通过邮件发送给全校的领导了吗?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没有全校领导的邮箱啊。”他回复我五个字“那都是借口。”然后大气凛然地走了,留下我,越想越感觉他的话——真在理。还有一次,我去问领导:“这件事可咋办啊。”他同样回复我五个字“你说怎么办。”就是这样2个回答,10个字,让我在心里默默地记了一句话:“想做就会想办法,不想做才会找借口。”带着这个想法,无论是一份文案,一份设计,一次访谈的审片,我都会先带上自己的意见和解决方案,再去报送领导。如果再被问起那份简报,今天我会这样回答,简报已经通过邮件发送给全校的领导,同时通过INFO 信息系统进行了二次的信息确认投递,全院的同仁,尤其是在厦门和台湾培训的同仁,也会收到这份简报,了解医院的建设进展,未来的网站规划里,会开辟一个信息专栏,供大家随时下载传阅医院的公开信息。不知道今天的回答,他会满意吗?
第三点改变是我的脚步在稳。如果说入职时,我是一头急于奔跑的小毛驴,那现在我应该是一匹正在成长的小马驹。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嘁哩喀喳脆,如果这一句您听不懂,那还有一句叫嘛溜利索痛快地,这样一种东北的性格也影响着我的工作——我讲求工作效率,但这也给我带来了麻烦,事情多了,容易着急上火,缺乏经验呢,就有点急于求成了。于是我常常提醒自己,走得稳一点,哪怕慢一点,要注意学习,全面思考,捋清方向后再投入工作。一次,当我将一份酝酿成熟的文案提交给我的主管时,与以往的回复不一样,他看后对我说:“谢谢,辛苦了。”那一刻,有一种滋味涌上我的心头,那是一种在效率之外,工作质量也得到肯定时满足的滋味,那是在成长的路上,风雨过后,看见彩虹时的滋味,就像吃到了彩虹糖,心里甜甜的。
这就是今天我要与您分享的我的三点成长改变,最后,我要由衷地感谢那些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予我批评、教导和安慰的人们,你们都是我尊敬的老师,为我主讲了步入社会的第一堂课,也许现在我的分数还没及格,但在未来的某一天,相信我会自信地对你们说:“我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工作在一家优秀的医院,我们一起怀揣着医学梦,一同见证清华长庚走向光明,走向辉煌,走向成功。”
Copyright © 2014-2016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 邮 编:102218
网 址:www.btch.edu.cn 电 话:010-56118899 传真:010-56118500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处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00212号
友情链接:
京ICP备15031026号-1
京卫计网审【2015】第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