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以一个离异家庭寻找丢失独子的过程为主线展开描述。然而随着情节发展,这根主线就像电影片头出现的小巷子上空密密交织的电线,渐渐牵出芸芸众生相。直到电影结束,你泪流满面地发现:所有的人——包括失去孩子的田文军,抚养孩子的李红琴乃至孩子本身,都是受害者,甚至当年抱走孩子的人,也有他的苦衷。整整人间悲剧一场。
然而在这所有人中,最痛苦的就是李红琴——人贩子的老婆,一个善良本份的农村妇女。她顷其所有感情,带大不属于她的两个孩子,最后同样失去他们。在这一点上,她和丢失孩子的田晓军夫妻一样痛苦。但不同的是,她的痛苦是不被重视的,甚至是被鄙夷的,因为她是人贩子的老婆,她的男人给其他的家庭带来多么大的痛苦,简直罪大恶极,她当然没有资格喊痛。想去福利院见女儿,院长义正严辞地说,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让她尽快忘了你;想通过诉讼争取女儿的抚养权,法官诘问她的律师,怎么什么案子都接;躲在田文军门口偷看鹏鹏被发现,田文军告诉她有多远走多远,最多做到不恨你…
丢失孩子的父母组建寻子联合会,唱着隐形的翅膀走遍天涯;福利院的院长笑容满面地欢迎鲁晓娟领养她从未谋面的吉芳…而世界在李红琴面前静静地,坚决地关上了所有的门。因为,她是人贩子的老婆,从根儿上就错了。
然而人性是复杂的,感情也无法简单用对错衡量。否则为什么李红琴蹲在三楼高的空调外挂机上对着窗内的吉芳流泪时,观众如我也痛彻心扉。李红琴对鹏鹏的亲生父亲说“不要给他吃桃,他会过敏”时,田文军拔腿就走,泪流满面。戏里戏外,她都已被原谅,虽然只是“最多不恨你”。
时间过去,心智成熟,我渐渐明白那句“说出的委屈就不是委屈”的含义,也意识到年轻时所谓的痛不欲生,其实是被家人记挂着,被朋友爱护着,被全世界支持的幸福时光。而现在才懂,最痛莫过于牵肠挂肚却没有立场,无从述说。
而对于演员,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纳一些溢美之词。
黄渤对郝蕾饰演的鲁晓娟,有一句评价,“只是我认命,你不认命。”
太准确!郝蕾的美始终有一种不认命的决绝和凄婉。
我记得她下楼的时候,黄渤问她,“你说孩子被拐之后多久才叫她妈妈的呢?”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痛苦,怨憎,和无奈,终于她什么也没说地转身下楼。
我记得她在那个互助大会上,面对张译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一阵沉默。沉默是最难演的,而且在片子的开头,她是一个那么渴望说话会争论的女人,在这里她沉默了。很难得的一段留白,没有周围人多余的面部特写和台词(虽然对于没给特写这一点也蛮奇怪的),但是空气中存在的那种张力,直到郝蕾突然出声而崩裂。她哭着说,“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能够看到她嘴唇颤抖,缓慢地蹲下去。我理解这种内疚感,联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黄渤耳光的一场,能够深深理解这种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巨大折磨,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绝丈夫性要求的真实原因,她无法原谅自己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发。
还有黄渤痛哭那场,她拦住想要上前的张译,自然,无声,了然地看了黄渤一眼,将心中的情绪都慢慢地压了下去。
动人的,都是这些细节,感情,都在眉眼之间。看起来,举动都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
黄渤的亮点,如果要一一记录,我大概需要一个EXCEL.
我喜欢他含蓄的演技,当李红琴在默默告别田鹏的夜里,对田文军说:“不要给娃吃桃,他会过敏”时,他低声而又急促地驱赶道:“你走,你走!”,然后转身就走直走到泪流满面,这一刻他想到了什么,他第一次感受到他正将自己遭受的巨大痛苦加诸在同样无辜的李红琴身上,他恨不起来,他理解作为母亲对于孩子的爱,而他也正在剥夺这份爱,那种节制而隐忍的演绎,于无声处更见张力。
也喜欢他突然的爆发。找回儿子之后派出所的一场哭戏 ,虽然也是慢慢地蹲下来,但是和郝蕾细腻的哭戏不同,黄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这种在巨大绝望之后重获希望的冲击,在压抑了三年之后,都在这场痛哭里了。黄渤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难看,涕泪横流,但是你看着看着,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下了眼泪。
真正难得的并非演戏,也非复原生活,而是提炼生活的日常,却升华为戏剧中的表现,让观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
赵薇也是一线中演技有口碑的,张雨绮虽然还没成大器,但举手投足都透出晶光来,张译也是个认真演戏的人,虽然刚上大荧幕不久,比起另几位还是有点电视剧范儿,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佟大为演这种角色驾轻就熟,导演爱他,基本上都给他合适的角色,他也没掉链子,其余几个人,包括鲁晓娟丈夫、警察、两个小演员、四川工友,都可圈可点。
总体来看,亲爱的是部好电影,好的电影不会只有单一主题,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点和面,获得不同的思考。
Copyright © 2014-2016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 邮 编:102218
网 址:www.btch.edu.cn 电 话:010-56118899 传真:010-56118500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处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00212号
友情链接:
京ICP备15031026号-1
京卫计网审【2015】第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