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大多有贫血现象,而最常见的病因是缺铁性贫血。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诊断以及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内铁缺乏导致的贫血,往往与铁摄入不足、需求增多、丢失过多有关。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主要存在围手术期食物铁摄入不足、手术失血、基础肝病或手术应激引起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另外可能还与术后早期某些药物使用有关。
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现贫血时,首先要排查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方面,部分患者可能有乏力、头晕、心慌等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无不适症状,但查体时多能发现患者面色、口唇及甲床苍白。一般可根据血常规中红细胞数量、大小、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或铁饱和度等指标明确诊断。
一旦明确存在缺铁性贫血,需及时补铁治疗。根据病情轻重程度、门诊/住院状态选择口服或静脉输注铁剂。对于消化吸收欠佳的患者,建议短期内静脉补铁。除药物治疗以外,还需多摄入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黑豆、菠菜、紫菜等,如果同时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食补。对于少数铁剂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需遵医嘱进一步排查有无影响铁吸收代谢的药物或疾病状态。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