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灯光下,时间总与生命竞速,而护理的温度,却藏在超越“抢救”之外的每一处细微里。近日,我院急诊护理组护士为卧床患者开展的一场长达两小时的床边护理,用专业与耐心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深层含义,让优质护理从理念落地为触手可及的温暖。
一双脚的牵挂:从“小事”里看见风险
急诊留观室里,一位长期卧床奶奶的双脚,成了护士们牵挂的焦点。厚重的死皮覆盖脚掌,过长的趾甲蜷曲变形—在旁人眼中,这或许是“卫生小事”,但在急诊护士的专业判断里,却是关乎患者安全与尊严的“隐形风险”:趾甲若意外断裂,可能引发难以愈合的出血伤口;藏匿的污垢会成为感染隐患,对基础病缠身的卧床患者而言,甚至可能诱发连锁健康问题;持续的脚部不适,更在悄悄影响奶奶的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


两小时的坚守:把“非紧急”做成“心头事”
“患者的舒适与安全,从没有‘非紧急’之分。”带着这份职业信念,急诊护士闫泽林与任欣悦主动接过了这项特殊任务。
在急诊室繁忙的节奏里,抽出两小时专注于一次非抢救性护理,考验的不仅是爱心,更是“把患者当家人”的责任感。他们深知,对卧床患者而言,解决这些“小事”,就是守护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尊严。
护理的过程,是耐心与技巧的双重倾注。一人坐在床尾,一人站在床尾,一人稳稳托住奶奶的脚踝,动作轻得生怕惊扰;一人手持工具,一点点修剪蜷曲的趾甲,再仔细打磨边缘,连缝隙里的污垢都逐一清理。两小时里,急诊室的呼叫声、仪器的滴答声未曾停歇,而他们的目光始终聚焦在那双脚上,轻柔的动作、专注的神情,成了留观室里最动人的风景。


当清理完毕,奶奶试着活动脚踝,眼中露出轻松的笑意时,不仅是脚部的不适感消失了,更化解了一处潜在的健康风险。
一份初心的传承:人文护理藏在细节里
这场“特殊的护理”,并非偶然,而是急诊深化人文护理的缩影。它背后,是整个护理团队的专业坚守:前瞻性的护理视野:不局限于当下病症,主动挖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隐性问题”,将护理做到风险之前;深入骨髓的人文关怀:把患者的尊严与舒适,视作和治疗同等重要的目标,让护理不止于“治病”,更在于“爱人”;扎实过硬的护理功底:即便是基础护理,也以极致标准执行,用专业为患者的安全筑起“防护墙”。
如今,一面写满感谢的锦旗,挂在了急诊留观室的墙上,这不仅是对闫泽林、任欣悦两位护士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急诊护理团队的褒奖。而急诊的护士们,仍在继续用行动践行初心:为患者掖好被角、轻声解答疑问、主动解决那些“说不出口”的不便……

他们知道,在医疗技术日益精进的今天,体温单上的数字、监护仪的波形很重要,但真正的优质护理,更藏在这些细微的关怀里—它提醒着每一个医护人员,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疾病,更是一个个鲜活的、需要被尊重与呵护的生命。
每一次指甲刀的轻响,都是对生命尊严的温柔致敬。而这样的致敬,正由急诊科护士们的双手,在无数个日夜中,安静而坚定地传递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就医路。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