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叙事护理在手术、导管、供应等临床场景的实践落地,提升护理团队专业表达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凝聚科室人文护理共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手术供应组于10月13日成功举办“倾听·叙事·共鸣——讲述护理的力量”中英文演讲比赛初赛。这不仅是一场语言与情感的竞技,更是一次护理专业精神的集中展现,22位选手用真实故事诠释了“以细节筑安全,以温情护生命”的护理初心,科室众多护理同仁也通过活动加深了对叙事护理的理解,产生强烈职业共鸣。

比赛伊始,组委会特别邀请重磅嘉宾出席助阵。他们分别是今年市卫健委“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心血管中心薛亚军副主任,两次斩获中华医学会“侧支英雄”病例演讲大赛冠军的神经内科王也副主任,曾获清华大学青教赛一等奖的段怡副主任医师,麻醉科高志峰主任,护理部闫伟娜副主任,院团委副书记杨学斌老师,护理部刘淑珍督导,护理部王琳琳护士长,男护士委员会秘书部部长刘忠涛老师,以及手术供应科组李冬蓉督导与各位护士长。随后,高志峰主任、薛亚军主任登台致辞,既对参赛选手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更以殷切寄语为大家注入信心与动力。


初赛现场,22位护理选手以临床实践为笔、以人文关怀为墨,将护理工作中的温暖瞬间、患者照护的深刻感悟、叙事护理的实践经验融入每一段演讲。她们用细腻的语言勾勒与患者相伴的点滴,用真挚的情感诠释“以人为本”的护理初心,让叙事护理的温度直抵在场每个人的心底。其中,手术室护士杨艳迪以《无影灯下的长情守候》为题,深情讲述了自己在无数个值班夜里,如何从家人的不理解到支持再到鼓励,又如何以专业的护理与温暖的陪伴,守护手术患者平安度过人生关键时刻的动人经历;导管室护士唐慕兰在《护理的温度——掌心的温度》中,分享了自己在介入治疗中紧握患者双手、传递勇气与力量,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的真实故事,让护理的温情变得触手可及;供应室护士张守秀则以《藏在无菌包里的护理力量》为切入点,从一份份精密包装的无菌器械说起,展现了供应室护士凭借严谨的流程与用心的准备,为临床一线筑牢安全屏障的专业担当。



在评审环节中,段怡副主任特别点评:“选手们的演讲让我们看到,护理的温度从不局限于与患者的直接交流,更藏在每一个专业细节里。从杨艳迪无影灯下的坚守,到唐慕兰掌心传递的力量,再到张守秀无菌包里的用心,都是护理力量的多元呈现。”在最后的总结中闫伟娜副主任提到:“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的精准展现,更是情感的深度交流。选手们的真实故事证明,叙事护理已在临床工作中生根发芽,成为连接护患的重要纽带。”


经过激烈角逐与专家严谨评审,本次初赛最终评选出导管室唐慕兰荣获一等奖,手术室杨艳迪、供应室张守秀荣获二等奖,供应室贾玉玉、导管室胡晓东、手术室段一博荣获三等奖。至此本次手术供应组初赛的圆满落幕,此次比赛不仅是一场语言表达与情感传递的精彩竞技,更是一次覆盖全员的人文护理深度教育。它充分展现了手术供应科组护理团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深厚的人文护理底蕴,成功挖掘出一批扎根临床的叙事护理实践典范,更有效激发了护理人员对“人文护理”的深入思考与主动践行热情。期待晋级选手在后续决赛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芒,让手术供应领域的护理力量通过一个个真挚的故事,传递得更远、更实。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