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护理天地

以精细化管理筑就疗愈静境,护航心血管患者康复之路--心脏内科安静病房建设


心脏,作为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核心”,其健康与功能恢复不仅依赖精准的医疗技术,更需要稳定的生理状态与充足的休息保障,而噪音干扰会直接影响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稳定,加剧焦虑情绪,延缓康复进程,更甚者,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为切实满足心血管患者对安静休养环境的特殊需求,提升专科医疗服务品质,在张萍副院长、高凤莉副院长的要求和指导下,心内科病房全面推进安静病房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系统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构建“静享康复、安心疗愈”的优质住院环境,让每一位患者在静谧中感受专业医疗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守护。

企业微信截图_1760668434229.png

         一、强化氛围引导与监测,以科学手段筑牢安静基础

(一)视觉提示,树立安静共识

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实现病房安静的首要环节。我们在心脏内科病房区域的大门口、公共走廊、护士站、病房门上及室内窗户等显眼位置,统一张贴“进入病房,请保持安静”“静护心康,请勿喧哗”“请随手关门”“轻声交流,守护心脏休息”“嘘,请您保持安静”等专科化安静标语。这些标语不仅以清晰醒目的视觉形式,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传递“安静对心血管康复至关重要”的核心理念,从源头减少不必要的噪音产生,为病房安静环境奠定思想基础。

(二)动态监测,严控噪音标准

为精准掌握病房噪音水平,我们在护士站及各病房走廊关键位置配置分贝仪,实时监测环境噪音数值,若发现噪音超标(如突发喧哗、设备异常声响等),立即排查源头并及时干预,确保病房噪音始终处于对心血管患者友好的安全范围内,以科学监测为安静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企业微信截图_17606684541878.png

二、优化时序管理,以错峰服务减少诊疗干扰

心血管患者的休息质量直接影响心功能恢复,为避免诊疗服务与患者休息时间冲突,我们对工作时序进行科学统筹,实现“服务不扰休息、治疗更具效率”。

(一)出入院时间管控,规避高峰噪音

梳理出入院流程,与住院处、医事及CCU协商,明确划定出院、入院及转入办理时段,如前一日准备出院患者资料整理,确保10点前办理出院患者,10:00-12:00、14:00-16:00集中办理入院和转入。出入院错峰办理,流程顺畅有序,既避免了出入院患者聚集,护理站过于吵闹,又减少了患者午休时间(12:00-14:00)大量人员走动及业务办理。

(二)集中治疗时间,提升服务效率

梳理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生命体征监测、小治疗、发放口服药等科室常规治疗操作,集中安排在每日8:00-11:30、14:00-17:00两个时段内完成,培训护理人员提前规划治疗顺序,避免频繁进出病房,及因分散治疗给患者的持续干扰。

(三)用餐与巡视时序精准化,护航午休质量

1.用餐时段统筹:与食堂协调,保证患者7:00、11:00、17:00就餐时间,督促患者按时用餐,确保患者在12:00前完成用餐,为午休预留充足的放松时间,避免因用餐拖延影响休息。

2.休息引导:在午休(12点)及夜间(21点)时段,护士将定时巡查病房,协助用餐、给予睡前护理等,嘱咐患者减少活动、制止聊天、电子设备外放等行为,引导其调整状态,营造“人人护安静”的良好氛围,助力心功能稳定恢复。

企业微信截图_17606684746150.png

三、规范人员行为管理,以合理管控降低外界干扰

(一)家属探视科学管控,平衡关怀与安静

家属的关怀与陪伴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精神支撑,但过度探视与不当行为也可能成为病房噪音的主要来源。为此,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探视管理制度,纳入入院宣教重点讲授,探视期间,医务人员引导家属轻声交流,避免在病房内大声喧哗或长时间停留,既保障家属的探视权利,又维护病房的安静秩序。

(二)行为干预及时化,杜绝噪音源头

针对病房内常见的噪音源头,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发现患者或家属使用手机公放观看视频、收听音频时,立即轻声提醒并劝导使用耳机;若发现多人聚集聊天、声音过大,及时上前引导至病房外公共休息区交流,或提醒其降低音量。

企业微信截图_17606684963883.png

四、优化环境细节,以舒适设置助力安心休憩

为进一步提升病房的安静度与舒适度,我们从光线、声音等细节入手,为患者打造“沉浸式”休息环境。

1.光线调节:每日午休(12:00-14:00)及夜间(21:00后)休息时段,为患者拉下遮光窗帘,熄灭走廊、护士站和大厅等非必要灯光,避免强光刺激,营造昏暗、柔和的休憩氛围,为患者打造“沉浸式”休息环境。

2..便民设施全覆盖:每个病房配备大容量垃圾桶(每日定时清理3次,避免垃圾堆积产生异味与清理时的噪音)、恒温电热水壶(每日晨晚护理员打水2次,满足患者随时饮水需求),减少患者及家属为扔垃圾、打水等频繁进出病房,降低走廊内、茶水间、污物间人员流动。

五、严守职业规范,以“四轻”标准践行专业服务

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是影响病房安静度的关键环节。我们针对心脏内科患者的特殊需求,严格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在病房工作中遵守“四轻”原则——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将“安静服务”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让医务人员的服务既专业高效,又充满温度,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

心脏内科的“安静”,不是无声的冷漠,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康复的守护。每一处标语的张贴、每一次时间的管控、每一个分贝的监测、每一件便民设施的设置,都承载着科室对患者健康的郑重承诺。未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内科将持续优化安静病房建设细节,以更专业的医疗技术、更贴心的人文服务、更静谧的康复环境,为广大心脏疾病患者筑起“安心疗愈、快速康复”的坚实屏障,让每一颗“心”都能在静谧中重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