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护理天地

【护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童哮喘护理工作室代表受邀参加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团体标准发布会

2025 年 10 月 22 日至 24 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主办的第十届学术会议暨 “护理临床技术创新与科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在武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重磅发布 31 项核心团体标准,其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童哮喘护理工作室代表《儿童雾化吸入疗法护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团队,获颁荣誉证书。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在儿童雾化吸入护理领域,迎来首部覆盖全年龄段、贯穿全操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安全治疗筑牢了专业防线。

(左侧第三名为我院护理部儿童哮喘护理工作室个案管理师袁珂,作为编制团队代表获授证书)

据了解,该标准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吕茵茵牵头,联合 14 家医疗机构及 2 所高校共同组建编制团队,20 余位跨领域专家历经 18 个月的临床调研、数据论证与反复修订,最终完成编制工作,全方位填补了我国儿童雾化吸入护理在标准层面的多项空白。

证书颁发仪式后,我院护理部儿童哮喘护理工作室个案管理师袁珂作为编制团队代表,在大会现场对《规范》进行了深入解读。在适用范围上,《规范》明确规定了儿童雾化吸入疗法护理的基本要求、操作前准备、分类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持有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其他涉及儿童雾化护理的机构可参照执行;需特别说明的是,该规范不适用于机械通气状态下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操作。在 “基本要求” 部分,《规范》重点明确:护理人员需充分掌握雾化吸入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结合患儿年龄、治疗需求及配合程度,精准选择适配的雾化装置;从临床实践出发,明确儿科门诊开展常规雾化吸入治疗时,优先选用中心医用压缩空气系统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可充分满足日常治疗需求;而针对喉炎、哮喘急性发作、肺结核等特殊病症患儿,《规范》建议优先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器,以更精准地适配治疗需求,保障疗效发挥。在 “分类操作要点” 部分,《规范》对小容量雾化器、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压力定量吸入器配合储雾罐、干粉吸入器的操作步骤进行了细化说明,还配套制作了操作视频教程,直观呈现标准操作方法,助力护理人员快速掌握要点。

此次《规范》的发布与落地,不仅规范了我国儿童雾化吸入护理领域长期以来的实践操作,更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为儿科护理人员提供了 “可落地、可追溯、可验证” 的全流程操作指南。现场参会的儿科护理从业者普遍表示,会后将第一时间组织科室全员开展学习培训,推动标准快速转化为日常护理实践,切实为儿童呼吸健康筑起一道标准化、专业化的坚实防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