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25-9-12
作者:王君怡
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早秋是该病的高发季,近日眼科门诊中,因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红眼病潜伏期短,一般1~3天就会发病,起病急,往往一夜间双眼红肿,且传播速度极快,早期症状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结膜充血,患者会出现眼白发红,严重时整个眼球表面都呈现鲜红色。要防范红眼病侵袭,应做好四项防护。
手部卫生防传染。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洁双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避免用手直接揉眼睛,若眼部不适,可用干净的纸巾或消毒湿巾擦拭。
个人物品不共用。个人用品要做到专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等物品,定期对这些用品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热水煮沸或含氯消毒剂浸泡。
游泳要佩戴泳镜。在公共场所要加强防护,游泳时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泳池,佩戴密封性好的泳镜,游泳后及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增强身体抵抗力。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关键,早秋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一旦出现红眼病症状,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因,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按时滴眼药水或涂抹眼药膏,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一般来说,经过规范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1~2周可痊愈,病毒感染的红眼病病程稍长,约2~3周。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