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7月11日电(通讯员 杨森)近日,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公布了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项目拟资助项目名单,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3个项目获批立项。
我院高度重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工作,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科研部分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项目各类专项的申报指南,结合各学科的研究方向,精准对接各科室,努力提升科研管理服务质量,以价值科研、有组织科研为目标,不断推进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该项目旨在构建肝门胆管癌血管侵犯全景数字病理切片及影像数据集,实现血管侵袭范围全域分析;基于大模型技术,对多模态图像血管侵犯特征进行深度提取学习,研发可实现疾病血管侵犯定性诊断及定量分析的CT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已经建立的专病多中心临床研究队列完成智能识别系统的有效性验证,推动肝门胆管癌血管侵犯患者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提升。
金烁,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围绕复杂胆道病诊疗领域以第一/通讯作者于Ann surg、Am J Surg Pathol及Int J Surg等期刊发表系列研究。入选北京市第九批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及北京市医师科学家计划。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肝胆青年专家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完成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首项科技成果转化,参与制定2部胆道病行业规范;获第三届中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手术展演全国总决赛暨中华外科金手指奖一等奖等。
该项目旨在构建多组分生物粘合系统,通过整合水下湿性粘附、动态力学适应与生物活性诱导三重功能模块的协同作用实现技术突破。本研究进一步通过一系列水下粘附实验、组织学分析、细胞实验及动物模型验证,全面评估该粘合剂在生物环境中的稳定性、修复效果及生物相容性,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与可靠性,从而为半月板损伤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孙义峰,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国家公派留德医学博士,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多篇。擅长机器人辅助下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微创个性化膝关节置换、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重建等。
该项目通过术前多模态影像融合平台完成手术规划,术中利用3D结构光技术进行快速精准注册并将结构-肿瘤-功能融合信息实时投射,在术前术中实现导航与结构光投影的实时可视化共引导,以完成功能保护下的肿瘤最大切除为主要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以求搭建关键技术平台,研发手术规划与引导设备,完成神经外科手术中实时可视化精准引导的临床需求,验证其在手术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张恺,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致力于神经肿瘤与神经重症的临床工作、神经功能定位、多模态神经导航应用与研发、脑结构网络功能分析、导航经颅磁刺激的神经外科应用等科研工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